发布日期:2024-09-24 23:29 点击次数:99
从走势来看,这次收复3000点显得干净利落,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拖泥带水,主力部队显得游刃有余,没有显得很费劲,与年前的弱势大相径庭。在3000点之下形成空头陷阱的概率在增加,希望是最后一次收复。同样的3000点没有变,只是几个关键力量变化了。
抗日战争期间,日本侵略者曾出动
168架次
的飞机,投掷
4000多枚炮弹
,对我国西南边境的一座桥梁进行了
6次疯狂轰炸
,结果这座桥竟奇迹般地屹立不倒,继续承载着输送军民和物资的重任。
到底是什么原因,让这座桥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中安然无恙,演绎出一段抗战史上的传奇?
1940年,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,我国连接境外的通道相继被切断,刚竣工不久的
滇缅公路
就成了我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陆路通道。在这条战略要道的必经之路上,有一座飞架在怒江之上、倚崖而建的钢索吊桥——
惠通桥
,它是进入滇西的咽喉要道,一旦此桥被毁,整条运输线将彻底中断,因此,它被日军视为了“眼中钉,肉中刺”。
惠通桥位于
云南省龙陵县
,修筑于
上世纪30年代
,桥身全长205米,宽约5米,整座桥由17根手臂粗的钢缆和上百根钢绳搭建而成,最大负重为
10吨
。惠通桥的东面是陡峭的等子乡大山,西面是高耸入云的腊勐松山,桥下则是滔滔不绝的江水,方圆数十里内,几乎看不到一丝人影。
按照常理,桥梁一般会建在两岸开阔之地,或者城市村落附近,以方便人们出行,可惠通桥为何偏偏反其道而行之,建在荒无人烟的深山峡谷之中?
从高空俯瞰,你会发现惠通桥正好位于一个“
U
”形河道的凸出部位,原本湍急的江水流经这里时,因为流向的转变,
速度渐渐慢了
下来,江面平缓,无疑利于桥梁的搭建。与此同时,在水流常年累月的冲积作用下,弯曲的河道两侧形成了
两个天然的沙堆
,在此修建桥墩,可缩短桥身距离,以达到节约成本的效用。
除了选址特别,惠通桥的桥体也
异常牢固
。对于铁索吊桥而言,桥面上方的斜拉索无疑是重中之重,一旦它们遭到腐蚀,桥体将面临垮塌的危险。而惠通桥所在的峡谷,常年多雨潮湿,极易造成铁索锈蚀,但惠通桥为何没有出现这样的隐患?
当地专家透露,惠通桥的铁索之所以坚不可摧,是因为人们在制造过程中,借鉴了龙陵的一种特殊造伞技艺。龙陵象达乡有一种
“人面竹”纸伞
,因制作伞柄的竹节酷似人脸而得名。
在制伞过程中,纸伞师傅会在伞面涂抹一种经过调配的
油柿水
,使得棉纸材质的伞面变得通透厚实、耐晒防水,而惠通桥的铁索表面,正是涂抹了类似的油脂,才变得更加耐蚀牢固。
不过,如果仅仅是这样,惠通桥算不上多么特别,并不足以抵御住日军的狂轰滥炸。这座传奇的桥梁背后还隐藏着哪些玄机呢?
二战时期的日军,对于桥梁一类的战略目标,往往采用
中低空俯冲轰炸
,美国珍珠港的战列舰,就是毁于这种战术之手。然而,出乎日军意料的是,这一屡试不爽的方法,居然在这座小小的滇西铁索桥上惨遭滑铁卢。
个中缘由,其实与惠通桥的
巧妙选址
有关。正如前面所说,惠通桥位于一个“U”形河道的中间位置,在桥体两侧100米开外的河道上,各有一个拐弯,这样的特殊地形,在空袭中可以成为惠通桥的最好屏障。
日军的轰炸机想要找到惠通桥的所在地,只能沿着河谷飞行。由于河谷
垂直落差大
,再加上
弯道的阻碍
,致使他们无论从哪一端飞来,都
无法远距离瞄准桥面
,必须在
完成180°的转弯
后,于
几秒内高速俯冲
到桥面附近,按下按钮,
完成投掷
任务,然后又在极短的时间内
再次转向、爬升
,飞出河谷,否则就会撞上崖壁,机毁人亡。
而日军飞机所携带的航弹,是依靠
惯性投掷
的,如果事先没有预估好投掷时机和方位,
精准度就会极大降低
,很难命中目标。
在如此高难度的飞行环境中,日军飞行员能顺利飞出河谷就不错了,哪里还能分出精力瞄准目标,进行精准轰炸呢?因此,他们扔下的航弹,不是掉入河里,就是砸向山壁,能给惠通桥造成的损毁十分有限。
当然,日军并未就此善罢甘休,低空俯冲战术不行,他们就改用
高空水平轰炸
——这是他们摧毁城市、港口等目标的惯用手段。不曾想,他们的新战术也很快失效了。
惠通桥倚崖而建,崖壁的岩石非常坚硬。修建之时,人们在两侧的山体之中开凿洞穴,将桥体两端的
承重锚锭隐于其中
,这样一来,不仅保证了锚锭的稳固性,还使得锚锭在山体的保护下,很难被敌人瞄准炸毁。
除此以外,惠通桥所在的谷底空气流通缓慢,两侧山体陡峭,使得河面水汽大多向上蒸发,再加上峡谷垂直温差大——每上升100米,气温就会平均降低0.6℃,导致
峡谷上方经常出现多雾天气
。雾气弥漫之下,日军飞行员想要从高空瞄准桥面,无疑是难上加难。
战争中想要取胜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缺一不可买股票杠杆平台,惠通桥显然具备了这三个要素,它的传奇经历充分证明了一点——胜利只会属于我们。
发布于:天津市